图为刘红正在工作。新华网发
新华网武汉2月5日电 “您好,请问您去哪里?”2日上午11时,武汉车站武昌售票车间领班刘红,像往常一样,俯下身子用话筒与隔着玻璃的旅客亲切沟通。十几秒后,刘红就为旅客完成了购票服务。
1995年,刘红从部队复员,被分配到武昌站售票部门。那时候,无论是打算盘还是填写手工票,刘红干工作总是“风风火火”,浑身象有使不完的劲儿。
转眼间,她已在这个岗位坚守了26年,马上到了要退休,和这里说再见的时候。看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,日常熟悉的售票机、工作台,刘红心里有着许多眷恋和不舍。
作为一名班组长,刘红每次交接班都会提前1小时左右来到车站,进行交接班准备工作,检查售票系统是否运行正常、自助凭条打印机装纸是否充足、售票大厅电子显示屏信息有无更新……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简单的工作虽然平凡枯燥,检验的却是“责任心”和“事业感”。
26年来,刘红从最初的学习售票员,做到售票班组长。围绕着售、取、改、退、签等售票基本服务,她主动参与车站客流规律研究,充分发挥电子客票优势,借助售票、客运联动服务,实现了售票工作布点分散化、窗口功能化、支付多样化、售票方便化良好格局。
刘红柔弱的外表下,深藏着一颗坚毅的心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她都有攻克的决心。
1996年,武昌站开始使用电子系统售票,刘红利用业余时间,在电脑前一钻研就是十几个小时,为了提高打字速度,她一个月内练坏了8个键盘。
2010年,武昌站实行了互联网售票和电话售票,为了提高服务技巧,刘红专程到相关单位部门“拜师学艺”,终于从“门外汉”变成“内行”……
2020年6月20日,武昌站实现了电子客票覆盖。刘红带领班组职工,自发加班加点学习“电子化”售票流程,顺利完成了相关业务升级工作。
图为刘红在引导年轻售票员。新华网发
近年来,车站售票业务日趋“科技化”。刘红在工作中认真教授年轻售票员,学习退票改签、挂失补、学生证核验和异地票、往返票、联程票等各项业务技能,培养出了“新时代·武铁优秀员工”李杏等一线先进典型人物。
干好一份工作并不难,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。刘红的这份坚守,也是给身边年轻铁路人的生动一课。
今年春运,为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,刘红在工作期间还主动做起宣传,提醒旅客戴好口罩、落实“一米线”有序排队等防疫措施,并主动为班组职工日常使用工具进行消毒。
“虽然这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运了,但是看到车间一批批‘苗子’成长起来,我的心里很踏实。”刘红说,我这个“大伙伴”会陪伴着“小伙伴”们,站好最后一班岗。(余凌云、杨泽宇、陈俊)